嘴里含混不清的说着胡话,医生和护士们在紧张忙碌。家人和亲友们守护在病房外,用焦急的眼神望着这一切,婶子大娘们擦着眼泪,男人们也在叹息的说:“这孩子真是白瞎了啊!哎……”。“老天爷咋这么不睁眼呢?”,“嗨,这都是命啊……”。这是人们对他的怜悯,对弱者的同情。
在半昏半醒之中,他的大脑里的思绪仍围绕着“我”,继续着马拉松式的颠沛流离。从上小学,念中学,到读大学,乃至成为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大学生。毕业后做了地区医院外科的一名医生。刚参加工作后,医院为了落实毛主席“走中西医结合道路”的指示,又保送他到中医学院重新进修,第二次上大学让他了解了医学世界另一片崭新的天地,认识了祖国医学宝库里的奥密,开拓了视野。新工作就是希望,疑难病、慢性病康复、开拓新的科室,是他今后临床研究的新课题。可他如今已双目失明,使读书愿望也变成了泡影,工作变得渴望而不可及。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光明,还能做些什么呢?没有工作就没有经济来源,今后的生活又该怎么办呢?此时此刻,生活、工作、事业、家庭、一切的一切对于他来说,都是那样的遥不可及。
经过不断治疗,他的身体终于康复。亲友们陪同着失魂落魄的他回到了家,众人苦口婆心的开导劝说,屋里弥漫着关东烟浓烈的辣味,呛得人们不断的咳嗽,众人轮番对洪晶石做着革命的思想工作。可无论你怎样讲,他始终是眼神呆滞,面无表情,根本就没有听进那些句句温暖的话语,也无视人们的存在,摆在人们面前的只是一个活着的躯壳。失魂落魄这个词,现在用在他的身上,一点都不为过。急得众人团团转,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人们只能不住摇头叹息,是那么的无奈。
当他回想起,自己失明前的一件往事,乱糟糟的头脑里,才有了些许头绪。好比一个在黑夜中,蹒跚走路的人,终于看到了一丝曙光。
记得那是一个深秋的黄昏,他见一个盲人,拄着竹竿在泥泞的小路上艰难前行,洪晶石敢忙上前搀扶,领着他绕过水洼。在闲聊时得知他是个先天失明的盲人,他说不清颜色是个什么样。
洪晶石好奇的问道:“您知道太阳是什么样的吗?”
盲人师傅想都没想的回答说:“呵呵,太阳就是暖烘烘的……”。
一听这话就知道,这位盲人朋友并不清楚太阳的形状和颜色,只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在描绘一切。洪晶石心里暗想,我原来是个明眼人,见过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美好,知道大千世界的壮观。而先天失明的盲人就没有这个福气,他们就不知道周围美景的魅力。虽然病魔将我也变成了个盲人,和他们相比我应该知足,因为自己享受过,明眼健康人享受过的美好和幸福,我必须坚强的活下去才对。
到了此时此刻,他那四处乱撞的思绪才逐渐冷静下来,勒住了狂奔的缰绳,终于抬起了倔强的头颅,用他那本已失去神采的双眸,扫视一遍屋里这些早已口干舌燥的亲朋好友们,他深深的吸了一口长气,吐出了胸中积压已久的郁闷和压抑,冷静的说:“谢谢叔叔大爷、婶子大娘们的关心”。然后,慢慢的将脸转向了坐在对面的老军人,仍是表情呆板的说:“爸爸,实在对不起,让您为我操心了,道理我懂,只是现在还没能转过这个弯来,您得给我点时间让我想想,请您相信,无论现在还是今后,我都不会走绝路的”。老父亲笑了,老人是个军人,在外地工作,得到儿子失明的消息后,就火速往回赶。俗话说人世间知子莫若父,这话一点都不假。作为父亲深深知道,自己儿子倔强的性格,他做不到的事从不提前允诺,他答应你的事肯定能做到。这种心口一致的实在人,一旦误入歧途,你就是有百条老牛也别想把他拉回来。父亲释然的点了点头,用和蔼可亲,又严肃认真的语气对儿子说:“这才是我的好儿子,爸爸相信你!但我必须告诉你,你的生命不属于你自己,而属于我们洪氏家族,属于我们的社会,属于我们的祖国。记住了吗?”屋里众人都连声说对对。人们都用期盼的眼神注视着洪晶石,他认真的点头应允道:“记住了”。这句话虽很简短,短的只有三个字,但这是他向父亲和大家做出的郑重承诺。这句承诺是那样的斩钉截铁、落地有声。老父亲的这席话让他震撼,此时的他心中感慨万千。在内心默默的重复着,“生命不属于我自己!属于我们的社会!属于我们的祖国!”
擦干伤心的眼泪,冷静下来想想眼前,再看看未来的前途,一切的一切,残酷的现实就如同自己那现在还没有彻底失明的眼睛一样,模模糊糊的如同漂浮在灰蒙蒙的迷雾之中。更不知道自己脚下的路,究竟还有多远?目标又在何方?现在的我,是躺在残废簿上,等待社会、父母、姊妹的救济呢?还是接受路人的怜悯同情?是等待好运降临?还是自己挺直腰杆站起身来,闯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呢?他不断的反问着自己,脆弱的心灵,遭受到如此的重创之后,大脑经过了残酷的洗礼,得到了净化,面对现实激起了他骨子里的倔强。心中不断的思虑,一个人的身体虽然有了残疾,但心灵绝不能扭曲,残疾不等同于残废,残疾人虽然很需要外界的帮助,但从主观上绝不能有依赖思想存在。要敢于面对现实,应当靠自身的力量,勇敢的站起来,要改变自卑懦弱的性格,丢掉等、靠、要的懒惰,打开自我封闭的枷锁,解放自我,走出思想僵化的荒漠,挺起残疾的脊梁,走出家门,回归自然,融入社会。为了生存,要努力进取拼搏,主动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去拥抱美好的新生活,将来才能回馈社会。
最后他终于做出了果断决定:“我一定要做到,一不等,二不靠,三不伸手要”。他所说的一不等,是指不静坐等待好运的降临;二不靠,是不靠单位也不靠社会救助;三不要是指不向父母要,不向兄弟姐妹要,更不能向路人伸手索取怜悯。
狂风吹拂起灰尘,暴雨净化了天地。一场暴风骤雨过后,空气显得清新湿润,树叶翠绿欲滴,万物都焕然一新,更加生机勃勃欣欣向荣。
失明四个月后的洪晶石,第一次迈出家门走向社会,走在小镇的街道上,他身穿那身,平时压在箱底,文艺演出时才舍得拿出穿的银灰色西服,头戴浅灰色黑边礼帽,脚穿棕色捷克尖头皮鞋,手拄白钢手杖形的盲杖。冷眼看还以为这是哪位归国华侨来到了北方小镇。他为什么要如此过分的打扮自己呢?因为他刚刚走出思绪的低谷,跋涉出自“我”的泥潭,唯恐怕别人瞧不起,这是对自己信心不足,心里空虚的表现,也是精神无助的外露,这是一个迷路之人,在没有找到前进方向前的一种应急反应。在20世纪80年代,周围都是黄蓝黑三色,人民服、中山装、传统便服老三样着装的小镇上,西服革履的银灰色洋装是那么的炸眼,让人看着有些另类。可他自己的心里,却有一种“人倒派不倒”的自我满足感。从这天开始,从他走出家门的第一步起,他就鼓起了敢于面对一切艰难的勇气,决定了今后的命运,从蹒跚学步,到坚实的走好人生路。通过了生与死的艰难选择,经历了观念的大转换,终于挺起了腰杆,迈出了人生可喜可贺的第一步。那么,洪晶石回归社会后,又怎么样了呢?请看下篇“无奈的苦笑”。

第2回 无奈的苦笑

激烈的思想斗争持续了四个月后,洪晶石终于战胜了自我。为了生计,他与老朋友一起做起了小买卖。这天下午洪晶石正在卖货,从市场外慢慢走来一位手拄盲杖的盲人,年龄约有四十岁,梳分头带墨镜,边走边问有黄瓜吗?因前面的菜摊没有中意的,他不断用盲杖探着路,来到洪晶石的摊前,问到:“有黄瓜吗?”
洪晶石回答说:“有啊,我这都是刚从地里摘下来的顶花带刺的、特别嫩的好黄瓜,我来帮你挑吧。”
可这位盲人却气哼哼硬邦邦甩出一句:“用不着,快收起你的好心吧,我自己有手”。
洪晶石愣住了,心中暗想:这位吃枪药了啊!咋这么说话呢?!他不解的说:“这位大哥,我来帮你没有什么错吧?我看你实在太困难了,还是我来吧”。说着就蹲下身,凭着自己知道好黄瓜摆放的位置,麻利的抓起一等一级顶花带刺的嫩黄瓜,放到台秤上给称过重量,装进菜筐,递到他的手上说:“一块三角钱”。
可他并不急于付钱,却闭起双眼,板着老脸,鼓着腮帮子满脸怒气,好像随时准备跟谁干仗似的。他将手伸向菜筐里不断地摸着,当他知道每根黄瓜都很好之后,他的脸逐渐的转怒为喜,露出了满意微笑,说到:“你这位老板还真行,是个真正的商人,不像那些黑了心肝的奸商,我以前来菜市场就怕买黄瓜,明明自己挑的都是顶花带刺、笔直的嫩黄瓜,可经卖菜人一过手,还装模作样的给装好,等拿回家再一摸,就全都变样了,都是弯曲、大肚、粗憨的不成样子,没人要的老黄瓜了。真让人生气,回来找他讨说法,卖货的看见你就远远地溜了,换个人来不认账,还用嘎嗒话敲打你,真是气破肚皮也没招。你只好走,黄瓜没换成却惹一肚子气。从那以后我再买黄瓜,就将挑好的嫩黄瓜从中间一折两半,看他还换不换!”说的众人扑哧一声都笑了,笑的是那么的无奈。
洪晶石问:“折断的断面多赃啊,回去可怎么吃呢?”
盲人说:“那好办,回去将断面切去一点,露出新鲜的就行了,无非就是少吃一口的事呗。”
说完他又不好意思的咧咧嘴,对洪晶石说:“今天这件事,我办的有点莽撞,实在对不起了”。
洪晶石赶忙拦住对方的话茬说:“不要客气,我也是个刚失明的盲人,知道看不到的难啊”。
这盲人听了先是一愣,洪晶石对他讲述了自己的遭遇。经过闲聊知道这位盲人姓李,39岁,比洪晶石大。从此后他们两人交上了朋友。
送走盲人李大哥,洪晶石的搭档齐峰感慨的说:“有的时候冷眼看这些盲人好像素质低没修养,不懂事似的。其实不然,是我们这些健康人没用平等心去对待他们,有意或无意间伤害了他们的心,他们出于保护自己也就做出些虽不难理解,但出人意料的事来,借以发泄内心怨气”。
洪晶石说:“我眼睛好的时候,并没有想过盲人与健康人有什么不同,失明后我才深深体会到了,盲人最怕别人看不起自己,最怕别人拿他的残疾来开玩笑,或者用这些残疾的缺陷来戏耍他”。
紧挨着洪晶石蔬菜摊的小范也插嘴到:“是啊,看到他们走路的困难样,有时候心里还挺酸酸的。我们就是不能给予帮助,也不能去伤害他们啊!”
齐峰说:“这都是钱这鬼东西给闹的,才出现这么多的不愉快”。买菜的顾客越来越多了,几个人才停止了这个话题。
买卖行中有句行话:做熟不做生,做生就发蒙;轻者赚吆喝,重者把钱扔。还有一句话说到:快马赶不上青菜行。这话说的真不假。由于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买卖也有赚有赔,尤其是蔬菜水果这些腐烂变质快的货物,有时也赔得是一塌糊涂。最近,洪晶石见甘蓝菜在市场里已经接近饱和,可自己手里还握有近一万五千斤甘蓝菜,这可怎么办呢?他眼珠一转,想到了东北人喜欢的特色风味,市场销售量很大的酸菜。于是就对齐峰说:“我们何不将这甘蓝菜,进行深加工,腌制成酸菜后再销售呢?”
齐峰听后,笑道:“你个傻秀才,腌制酸菜,必须要有装菜用的大缸、水池等器具,就说头号大缸吧,要八十多元钱一个。这么多的菜,需要多少个缸啊!成本不是太高了吗?有点划不来。而且砌水池成本也不低”。说道这时,齐峰故意将声音拉的很长,目地是为了加重语气,引起对方注意。这可怎么办呢?面对齐峰扔回来的难题,洪晶石反复思考着,突然他一拍大腿说:“有了!”
由于他声音太大,吓了齐峰一跳。他嗔怪的说:“小点声不行吗,快说有什么好主意了?”
洪晶石凑近他的耳朵,压低声音,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齐峰先是愣愣的听着,面部表情逐渐转喜,露出了满脸的笑容,摸着洪晶石因繁忙没有剪头,显得长长的大波浪卷发,笑着说:“你这个家伙,脑袋是怎么长的呢?里面咋装了这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啊?”
洪晶石笑着说:“我的秘诀是天天吃大葱,吃得多了你就聪明了”。
两人说笑着就将事情敲定下来。在一旁卖货的小范和妻子见他哥俩这么开心,插嘴问:“两位大哥说什么呢?这么乐呵啊”出于商业保密,他用别的事情打了个岔,就过去了。
第二天洪晶石让自己的小妹洪霞来帮忙卖菜,派齐峰去发电厂扩建工地,找熟人联系购买发电设备外包装箱,齐峰真是个精明能干的家伙,到下午四点钟,就搞回来满满五大车。洪晶石指挥着将其拉到租赁的厂房,连夜挑灯夜战,组织人力,将其木料和板材分解,把笔直的大木方、好木料卖给家具厂,不但收回了成本,还大大赚了一笔,这外包装皮就成了没有本钱的原料了。找来了木工,将其改成一乘二米的板块,外面用钢筋箍做加固,里面用厚聚氯乙烯塑料布,粘合成筒状,做内防水层。一个装酸菜的、可拆卸的、立式木箱就制作成功了。
干活的人们不解的问:“这是做什么用的呢?”
洪晶石笑着说:“别急,等做好了你不就知道了嘛”。
他先将聚氯乙烯布制成圆筒,放进木箱中。再将甘蓝菜从中间切开,平铺放到里面,每一百公斤甘蓝菜,添加食盐一公斤、维生素C20粒,均匀撒到蔬菜内。水淹没了甘蓝菜,用装满水的扁方形塑料桶,平压在酸菜上,防止甘蓝菜上浮腐烂。
这一方法确实不错,但外包装皮用量太大,同时也不太好搞,做工也繁琐费时,虽然板材能反复使用,但还是有成本跟着,何况还需要那么多的扁方形聚氯乙烯塑料桶,如果能将这板材也节省下来就更好了。怎样才能再将成本降下来些呢?
经过不断的研究,了解到酸菜在腌制过程中,不能沾染油污,喜欢低温发酵,还属于厌氧制品,用塑料桶压制,就是防止它上浮与氧气接触后腐烂变质。经过多次反复试验,他终于和齐峰一道研制出了比以往更快捷的‘封闭干腌酸菜法’。这种方法是将甘蓝菜从中间切开,放进浓盐水与VC的混合液中,浸湿后快速捞出,装进厚聚氯乙烯塑料大口袋里,排除空气后密闭,每100斤做一个包装,靠拢在一起,让其自然发酵。这种腌制酸菜的方法,要严密防备老鼠这鬼东西才行。经过30天发酵以后,就制成了味道鲜美的酸菜。为降低成本,提高产出,大批量生产优质好酸菜,奠定了坚实基础。
用甘蓝腌制的酸菜,入口后口感脆爽,炒着吃比白菜腌制的更加可口,味道纯正地道没有其他怪味。因此市场销售量很好。又腌制了些酸白菜和酸萝卜,还将自己制作的酸菜打了个品牌,叫“翡翠酸菜”,在市场的多家酸菜中味道好的出类拔萃,销售量名列前茅,又赚到了一笔不小的财富。
洪晶石的小妹洪霞此时已经高中毕业,因没有考上大学,眼下正赋闲在家。他回到家中与母亲和小妹经过商量,决定让她出来摆摊卖水果。开始时洪霞坚决不肯,她说:“念了这么多年书,终于熬到了头,可最后却跑到市场上去卖货,多丢人啊?”她将头摇的像个拨浪鼓,说什么就是不肯。还对哥哥说:“临时给你帮忙可以,把这当作职业,那可不行”。
洪晶石就给她做思想工作,讲些道理。并答应小妹,只要有上学的机会,就让她走,绝不拖后腿。小妹这才放下架子,拉下了面子,答应了哥哥的邀请,准备去市场卖货。为了不让妹妹孤单寂寞,他让洪霞找来几个毕业后还没找到工作的女同学一起来卖货。每个月给开50元工资,这份工资,可要比当时国营企业的全民工人,那些洋气帮帮的小青年们的工资还多几元呢。如果卖的好,还有奖金呢,而且是不封顶的!就是比起国企的小青年们也是很羡慕的薪水啊。
为了防止紫外线照射皮肤变黑,也为了躲避熟人少费口舌,小洪霞想出了个好主意,她让女孩子们身穿统一服装,头上都罩上白色纱巾,在里面能清晰的看到外界的一切,外面的人却看不到她们的真容。小姑娘们对着镜子前后左右的看,直到满意了才罢手。为了防止尴尬,在她们内部又悄悄定了个规矩,就是如果遇到熟人自己躲开,让别人上去照应,姑娘们这才会心的笑了。嘻嘻哈哈的跟着哥哥去卖货。
小姑娘们齐刷刷穿着统一服装,白纱蒙面,在市场上一露面,就引起了轰动,也成为菜市场的一道亮丽风景。

Prev | Next
Pg.: 1 2 3 4 5 6 7 ... 31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