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老泪纵横的哭着说:“你想说什么啊?孩子……”
刘畅说:“我渴望光明……,渴望五彩缤纷的世界……,今生今世我已不可能……再得到了……,我愿意将眼睛献出……,移植给患角膜眼病的盲人……,”
老父亲不解的问:“孩子,怎么说起胡话了,你本身就是个盲人,把眼睛移植给别人也没有用啊?”。
刘畅用微弱的声音说:“我患的是视网膜色素变性眼底病,眼角膜是好的,我要将它无偿捐献给患角膜病变的盲人,这就等于我也重见了光明。爸爸,您一定要尊重我这最后的选择,满足我这个心愿!……”
她母亲听了大吃一惊,哭着说:“不行?不能这样做,生前你就是个残疾人,不能让你将来再没个完整的身体,不能啊不能,我那苦命的女儿啊,……”
刘畅的精神比刚才强了一些,脸色也红润了许多,声音流利的说:“妈妈,人这一生,没有什么都可以,唯独不能没有光明,尤其后添失明的人,突然从光明走向黑暗,从巅峰坠入深渊,这种落差明眼人是绝体会不到的。您就满足我这最后的愿望吧……”
刘畅的父母和姐姐,以及全体盲人同学们都早已哭成了泪人。老父亲嗯嗯的点着头,答应着女儿的请求,接受了她这重重的托付。
下午,就在当天的下午,天阴了,起风了,下雨了,龙王为刘畅下起了瓢泼的大雨,电母为她燃放着闪电的礼花,给她照亮升天之路,雷公为她鸣放着迎接的礼炮,就在夕阳斜下时,绿牡丹刘畅带着微笑,恋恋不舍的走了,她永远的离开了这美好的世界,离开了她的亲人,离开了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们……,它那婀娜多姿的身形,纯洁清秀的美丽容貌,娇柔中带着钢毅的柔声细语,一往情深的丰富内涵,赢得了同学们的赞美和无限的怀念。
她的一生平平淡淡,并没有什么壮举,更没有英雄的世纪,但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却做出了荡气回肠的伟大的人生抉择。这是生活在黑暗中的盲人,渴望光明的美好缩写,对追求幸福的重彩一笔!!!
这能让我们看到,坚强的创业者,定是个不畏艰难、不怕险阻的铁人,他也一定是个‘今天所作所为,绝不给明天留下遗憾!’的守信之人,坚信自己终有一天定能成为登上成功框架,摘下晶莹剔透丰收硕果的强者!
中国盲人按摩事业的辉煌历史等着我们去续写,中华盲医的蓝图等着我们去勾画,伟大的事业等待着我们去开拓,为了这些美好,让我们去拼搏!去进取吧!!!
这批80年代毕业的视障青年,随着岁月的无情流逝,风风雨雨的走过了20多年的光阴,到了21世纪,如今都已经是两鬓斑白的中年,他们都成材了吗?真的成功了没有呢?请读者朋友们睁开我们的心目,瞧我们的周围,看他们用激情、用热血、用实际行动谱写成的《求索中》和《求索果》吧!
2010年于家中
(全书完)
作 者 简 介
刘耀元、男、汉族、中共党员、大专文凭、医师、高级按摩师、1955年3月生人、祖籍河北省沧州青县、现住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东公园街道三合社区、
1963年3月-1970年3月,露天区章党二校读书任班长;1970年3月-1974年8月,抚顺市第21中学读书任团支书兼班长、校卫生队队长、指导员。当年国际形势紧张,中苏边境冲突不断,为备战需要,在地区医院接受培训,重点学习战地救护、外科临床、中医中药、草药采挖制作以及伤员护理等知识;1974年9月-1979年8月,抚顺市副食品公司章党副食酱菜加工厂运输工、营业员、团支书;1979年9月-1983年9月,辽宁广播电视大学读书;1983年10月-1985年8月,抚顺市副食品公司章党副食酱菜加工厂副厂长,此间因眼病手术失败致盲;1985年9月-1987年8月,抚顺矿务局卫校“盲人按摩中专班”读书任班长,在校期间得到沈阳盲校王德顺老师谆谆教导,恩师系1955年国家组织、培训出的第一代国家级盲人按摩专家;1987年9月-1989年8月,辽宁中医学院函授骨伤、软伤专业课程。同年通过抚顺市卫生局“一技之长”考核、在露天区卫生局办理中医按摩诊所营业执照;1997年通过辽宁省劳动厅高级按摩师技术等级考核;1999年,通过辽宁省人事厅和省残联按摩医士职称考试;2000年起,在抚顺市新抚区开办“抚顺光明耀元盲人按摩院”;2007年通过省残联、省人事厅按摩医师职称考试。
作者28岁时因患眼病术后失明。四个月后勇敢的走出家门,为自己确定了一不等--不等好运的降临;二不靠--不靠单位、不靠社会;三不要--不向父母要、不向姐妹要、不向路人伸手要的自强自立生存宗旨。为了快速摆脱贫困走向富有,与朋友一同贩水果蔬菜卖服装布头。由于受势力限制、商业行情掌握欠佳等因素影响,买卖经营的十分惨淡。正当他盲目的坎坷拼搏,寻不到适合自己的脱贫方向时,得到抚顺市政府为解决青年盲人就业,由抚矿卫校开办盲人按摩中专班的喜讯。在全市四区三县近三百名考生的踊跃竞争中,以口试组第一名的优异成绩,突破重围脱颖而出,被学校破格录取,成为28名学员中的一名幸运儿。这次重新上学机遇真正改变了人生轨迹。在校读书期间,为驱赶困倦增强记忆,夏天用凉水冲澡、洗头,冬天站在室外迎着刺骨寒风默背知识。毕业时以平均96.7分的优异成绩勇拿全班第二名,获得“最佳学员”奖。
为提升诊断能力、治疗技术,中专毕业后又赴省城继续重读深造。并利用闲暇时间走访骨伤科老中医及民间握有一技之长绝技或家藏密方的隐居高人,从中获得中医传统伤科诊断技能的真传,掌握了“寻伤摸骨绝技”的诊病真地。利用自创的“疾病对等论”辨证学说,为一人多病、多病共存的疑难杂症病人的分型论治做出了贡献。临床擅长中医推拿、伤科整幅、巡经点穴、中药外敷、综合治疗。在伤科治疗中所体现出的特点,以松筋解痉做前提、快速整幅最关键、活血通络为基础、针药仪器做补充。四部贯穿协同施用,相辅相成互助互补,效速果佳深受社会欢迎。康复后的病人纷纷赠锦旗以示谢意,其中一面上书“中华一绝手赛CT”的赞语,这是病人对其行医水平能力的认可。作者不仅重视自己的苦读,还将两个儿子双双培养成中医硕士研究生。在省城为自己和儿子们各购得百平米楼房。摆脱贫困走向富有以后,并没有忘记回报社会,也没有忘记贫困的残疾朋友。对他们就诊时所产生的费用皆予酌情减、免;为让利于民,自80年代开诊行医以来,便给自己定下一条规矩,凡前来就诊的患者一律免费检查,据不完全统计约有36余万人次;凡接受按摩推拿治疗者,主动免除牵引费、理疗费、火罐费及外涂药酒治疗等费用。如将30年行医中所减免的费用全汇总到一起,多么庞大的数字才能表达清楚呢?
为提高自己的内涵,2002年春,47岁的他开始向盲人电脑高科知识发起冲击。用老山参网名走进网络,在网上结识了许多医疗按摩精英,在提高自己的同时,也得到了同行的认可和赏识,使自己逐渐走向成熟。2005年1月被中国爱盲网聘为医疗按摩栏目主持人。2006年又与辽宁省残联王增理事、省盲人协会贺瑞强主席、视障作家懂玉明老师一道,开办了辽宁省盲人自己的“心灵雾雨风雨同舟”聊天室。人说网络是虚幻的飘渺的,而作者却在网上实在的无偿的奉献着。自05年元旦钟声敲响,到09年最后一天,五年中共主持383场临床解惑答疑,受益人数4万9千多人次。并将自己设计制作的座式按摩车,和中药熏蒸床的图片及数据发到网上,供朋友们无偿下载。1999年在《中医外治》杂志第8卷.第2期发表:《推拿为主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症体会》;2007年在《按摩与导引》刊物《第4期发表《三步法治疗腰突症》;《按摩与导引》2007年5月刊发表《病前危险信号亚健康探究》;《按摩与导引》2007年6月刊发表《中风后遗症推拿治疗》;《按摩与导引》2007年7月刊发表《动功推拿为主治疗肩周炎探究》;在辽宁省盲人按摩学会出版的论文集中发表论文六篇。为把自己掌握的医学知识和临床治疗经验传授给更多的盲人朋友们,在懂玉明老师的启发下开始尝试文学创作。用科普的笔法、长篇小说形式,写出了16万多字的《按摩大师与他的成功密诀》,并于2010年12月,在中国文联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将该书文稿无偿赠予中国盲文出版社,用盲文版分上中下三册再版。2011年被抚顺市作家协会吸收为“抚顺作家”。抚顺市残疾人作家协会成立时,当选为抚顺残作协理事。
为让本市盲人按摩人员尽快提高临床应诊能力,在市残联讲高级推拿课、招开论文学术研讨会。为让多次接受按摩培训,仍不能上岗就业的按摩师们,在市残联的大力支持下,与其签订“师徒合同”,手把手的辅导按摩技术技巧,传授理论知识。2006年被市残联推选为辽宁省盲人按摩学会理事,2007年抚顺市盲人按摩学会成立时,当选为第一任会长。08年五代会期间,当选为抚顺市盲人协会主席、辽宁省盲人协会副秘书长。在失明后30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一直坚持苦读学习、反复不断的实践、总结成败经验,在自强创业路上,实现了人生价值,诠释了生命意义。党和政府给了很高的荣誉:1995年抚顺市政府授予“自强自立先进个人”;2002年抚顺市政府授予“自强标兵”;2004年辽宁省残联授予“省优秀按摩师”、按摩院被评为“省优秀按摩服务点”;2007年辽宁省残联、省人事厅授予“自强模范”;2008年抚顺市政府授予“自强标兵”;2011年抚顺市政府、抚顺市总工会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